
7月23日,河南大学2025年“读懂中国”活动作品评审工作会举行

7月25日,“读懂中国”活动评审结果通报暨省级参评作品提质动员会举行
7月23日上午,尽管窗外烈日炎炎,河南大学离退休工作处二楼会议室内却洋溢着严谨而热烈的氛围——学校2025年“读懂中国”活动作品评审工作会在此举行。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先省,副主任许俊峰、尚慧敏,副秘书长武业伟,离退休党委书记、离退休工作处处长牛林豪,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吴坤,以及评审专家代表、新闻与传播学院院工委副主任王文科等齐聚一堂,共同为活动作品把关定向。
刘先省在会上对我校2025年度“读懂中国”活动给予高度评价。他强调,“读懂中国”活动通过搭建“五老”精神与青年学子的对话桥梁,将红色教育逐步融入校园生活,是河南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。评选工作不仅是对学生创作成果的检验,更是传承红色基因、弘扬优良传统的重要契机。要通过优中选优,将真正能体现时代精神、彰显河大底蕴的作品遴选出来,持续擦亮“读懂中国”活动品牌,引导青年一代在回望历史、感悟精神中坚定理想信念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。
为确保评审的专业性与公正性,本次评审工作精心设计了“三级递进”流程:先由关工委成员单位进行初审筛选,再由校内专家对入围的优秀作品进行等次打分,最后通过校内专题会议综合评议确定最终结果。最终征文组评出获奖作品37篇,视频作品15部,舞台剧作品2部,10个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。
7月25日,校关工委在郑州校区新闻与传播学院303会议室召开评审结果通报暨省级参评作品提质动员会,入围下阶段评比的学生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会。会议明确要求,入围作品需以“工匠精神”精雕细琢,深度挖掘“五老”精神的时代内涵,在史实考证、情感表达、艺术呈现等方面精益求精,力争以精品力作在省级平台上展现河大学子的家国情怀与文化素养,让“读懂中国”的青春之声传得更响、更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