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门,作为学校空间序列的起点,不仅承担着维护校园安全的功能,也是展示学校形象和特色的重要窗口,更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文化氛围的象征。
作为百年老校,河南大学的校门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学校的发展。它们虽然沉默不语,却在镜头中记录下了历史的每一个瞬间!
一、 勇立潮头的河南大学
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(1912—1923年)

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河南贡院旧址创立。图为河南贡院大门
1912年春,以李时灿、陈善同、王敬芳、林伯襄等为代表的仁人志士,上书当局,希望效法欧美,在河南引进西学。4月27日,开封《大中民报》刊登《欧美留学预备科将办》消息。
1912年9月,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(简称预校)在河南贡院旧址上正式创开, 分为英文、法文、德文三科。
至于预校所用校门,因年代久远,并没有留下任何图片资料。只能猜测,科举刚刚废除七年(1904年全国最后一次会试在河南贡院举行,1905年科举被废除,1300年的科举制在此落下帷幕),预校开办之初,师生极有可能走的是河南贡院的大门。
中州大学(1923—1927年)

图为欧式建筑风格的中州大学校门
1922年3月,冯玉祥主政河南,力主创办大学。他抄没军阀赵倜全部财产,从中拨出专款作为大学筹办基金。经上报北京政府,准以“中州大学”之名,在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基础上筹建大学。
1923年3月3日,中州大学正式开学,设立文、理两科。
据《河南大学校园百年建设史》介绍,中州大学校门采取爱奥尼柱式与科林斯柱式组合,配以山花、女儿墙,属于以西式为主、杂糅部分中式语汇的典型洋风时期建筑,符合预校创办时“引进西学、效法欧美”的思想。据此推测,此大门应为预校时期所建。
河南中山大学(1927—1930年)

河南中山大学沿用中州大学时的校门
1925年3月,孙中山先生去世,各地高校纷纷冠以“中山大学”之名。1927年7月,以中州大学为主,合并河南公立政法专门学校、河南省立农业专门学校,成立“国立第五中山大学”,很快又改名为河南中山大学。
1929年增设医科,成为拥有文理法农医5个学院的综合性大学。
二、 苦难辉煌的河南大学
省立河南大学(1930—1942年)

1936年前,省立河南大学沿用中州大学时期的校门

1936年新门落成,被称为南门
1930年9月,经河南省政府、议会批准河南中山大学改名为省立河南大学。设有文理法农医5个学院。
1936年,刘季洪校长按照李敬斋、许心武校长的规划兴建了南门,并将“明德新民 止于至善”的校训镌刻在大门内侧的门楣之上。
南门为南北两个牌楼圆拱相连,中为正楼,两边为次楼,形成重檐效果,是我国古代四柱三楼式牌楼的进一步发展。该建筑以中式为主体,融合了西方建筑线脚及券拱装饰手法,是中西合璧式建筑的典范。
九一八事变后,在抗日战争的存亡之际,河大师生走上街头宣传抗日,演唱抗战歌曲;有的投笔从戎,奔赴抗日战场。
七七卢沟桥事变后,面对日益逼近的日军,1937年12月,河大师生被迫踏上了颠沛流离的八年流亡办学之路。

南门内侧门楣之上的“明德新民 止于至善”校训

1937年,马可(右三侧后方)与河大救亡歌咏队在南门
患难见真情 九一八事变后,东北大学随即南迁。1934年,东北大学农学院师生来到河南大学,除大四学生借读外,其他学生办理转学手续,成为河南大学正式学生。1937年2月,东北大学500余名师生,在校长臧启芳率领下来到河南大学借读。学校将大礼堂、斋房腾出来供东北大学师生学习、生活,并举办了春季两校联合运动会。

挂有“东北大学办事处”牌子的南门

东北大学师生在南门合影

1938年9月,河南大学校本部、文、理、法学院从信阳鸡公山与先期到达南阳镇平的医学院、农学院会合,文学院设在雪枫中学内

1939年5月—1944年5月,河南大学在潭头办学。图中河大潭头附中为当时校本部所在地
国立河南大学(1942—1949年)

1944年5月,潭头惨案发生后,河南大学再次迁徙,来到南阳荆紫关,借用时称荆紫关第一中心小学(现为河南大学荆紫关附属高级中学)作为上课地点

抗战胜利后,河南大学师生重返开封
抗日战争时期,河南大学在嵩县、潭头办学五年。在流亡办学地艰难困苦中,河大师生不忘国耻,赓续文脉,传播文明。在政府与教育部组织的两次考察中,对河南大学在艰苦条件下,取得的突出成绩和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给予高度肯定。1942年3月,学校由省立擢升为国立河南大学。
1944年5月,潭头惨案发生后,河南大学先后迁徙南阳荆紫关、陕西汉中(医学院)、宝鸡。1945年12月,河大师生由宝鸡返回开封,结束了八年颠沛流离的流亡办学经历。
到1947年,河南大学拥有文理法农医工6个学院。

1948年开封解放,解放军派兵保护河大校园

1949年,在河南大学校址办学的中原大学师生(校门右柱上“中原大学”校牌)
三、调整变革的河南大学
河南大学(1949—1953年)

上世纪50年代初,院系调整中河南大学多个学院独立或调往其他高校。图为河南大学师生欢送教务长刘介愚调往武汉

河南大学医学院独立设置河南医学院后,在明伦校区办学6年。图为河南医学院在明伦校区的大门(今校医院所在地),左3河大医学院首任院长阎仲彝,左4河南医学院首任院长卢长山
1949年6月,以中原大学医学院、教育系师训班共500人和河南行政学院400人为主,重建河南大学。同年7月,接回1948年6月南迁苏州的1200余名河南大学师生。
1952年下半年至1953年,学校遵照教育部的规划进行院系调整:农学院独立设置为河南农学院,医学院独立设置为河南医学院,水利系调往武汉大学水利系,财经系调往中南财经学院,植物病虫害系调往武汉华中农学院,行政学院单独设校(成立河南行政学院)等。
河南师范学院(1953年—1956年)

走出校门参加劳动的师生

师生在南门合影
1953年8月,河南大学与平原师范学院合并后改称“河南师范学院”,本部设在开封,原平原师范学院为河南师范学院二院。1955年,根据上级要求,文科集中到开封本部,理科集中到二院办学。
自此,河南大学由综合性大学转变为以文科为主的师范学院。
开封师范学院(1956—1979年)

开封师范学院校门

第一届通过全国统考入学的77级美术系部分学生在南大门合影
1956年11月,河南师范学院本部改称开封师范学院,河南师范学院二院改称新乡师范学院。调整后的开封师范学院只剩下中文、历史、外语、地理4个系。之后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才有了中文、历史、政治、外语、地理、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体育、艺术10个系。
1977年底,国家恢复了中断十年的高考。
1978年3月,“文革”后首届经统考录取的1500余名新生入学。
河南师范大学(1979—1984年)

1979年8月,开封师范学院改名河南师范大学,学校的性质、科类、学制等不变。
1981年11月,学校成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,有7个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。
四、 开拓创新的河南大学
河南大学(1984年恢复校名至今)

1985年9月,为庆祝恢复河南大学校名,特举行73周年校庆(校名为胡耀邦所题写)

上世纪90年代起,南门上的校名字体集自宋代米芾书法作品
南门与东门的扩建 随着高校扩招和三校合并,2002年校庆前夕,为了保护近代建筑,实现人车分流,方便师生出行,学校决定对南大门和东门进行扩建。

2002年3月,扩建中的南大门

扩建后的南门

九十年校庆前夕,校训再次被镌刻在大门内侧的门楣之上

2024年11月,菊花盛开时的南大门

2002年扩建后的东门

2002年扩建后的东门(校内一侧)
北门的开通 2004年6月,为方便师生出入铁塔公园读书、休闲,开通了铁塔公园北门,师生只需办理年卡便可随时入园; 2022年春,为配合开封市水系工程的顺利贯通,撤除原北门,往西平移大概50米,建起了牌坊式的新北门。110周年校庆前夕,实现了师生刷脸便可自由出入铁塔公园。

2004年6月,北门落成。铁塔公园一侧门楣上书写“百年学府”

2004年6月,北门落成。学校一侧门楣上书写“千载古塔”

110年校庆前夕,新落成的北门。学校一侧门楣上书写“千载古塔”

110年校庆前夕,新落成的北门。铁塔公园一侧门楣上书写“百年学府”
西门的再建 110年校庆前夕,为了治理西门周边环境,学校撤除了原有破旧、矮小的西门,拓宽了门前道路,由厦门源昌集团有限公司捐建的大气、宽敞的新西门落成。

110年校庆前夕,由厦门源昌集团有限公司捐建的西门落成
金明校区的兴建 1998年,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,明伦校区已无法满足扩招后的场地需求;再加上三校合并所带来的学科布局调整的需求,急需建设新校区。
2001年10月,金明校区奠基兴建。该校区不同于明伦校区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,采用了现代风格的建筑,外部造型简洁、明朗、清新、大方。三个校门充分体现了其建筑特点。
2003年8月之后,理工医等相关学院先后入驻。

金明校区西门

2024年,菊花盛开时的西门

金明校区北门

金明校区东门
郑州校区的兴建 新百年、新征程、新发展、新面貌。2012年6月,百年校庆之际,郑州校区举行了盛大的奠基仪式。该校区在满足现代教学、科研功能的前提下,以现代建筑技术再现明伦校区近代建筑群的主要元素。
2017年9月,河南大学入选“双一流”,郑州校区建设也进入了快车道。
2021年9月,经过近十年的建设,郑州校区正式启用。
2022年1月,学校办学注册地变更为郑州市明理路379号,开启了两市三校区的办学格局。

2019年4月,由化学系1980级校友刘向阳捐建的南大门落成

郑州校区南门全貌(仿明伦校区南门)

2024年,由1999级商学院校友孙家凤捐建的西门落成(仿中州大学校门)
今年河南大学将迎来113岁生日,让我们衷心祝福这所百年老校,在国家“双一流”河南“双航母”的战略指引下,立足河南,面向世界,用实力展现“研究型、综合性、国际化一流大学”的风采!
来源:“静音沉璧”公众号 3月17号